I2S 規范及其介紹
I2S(Inter—ICSound)總線是飛利浦公司為數字音頻設備之間的音頻數據傳輸而制定的一種總線標準,該總線專責于音頻設備之間的數據傳輸,廣泛應用于各種多媒體系統。它采用了沿獨立的導線傳輸時鐘與數據信號的設計,通過將數據和時鐘信號分離,避免了因時差誘發的失真,為用戶節省了購買抵抗音頻抖動的專業設備的費用。在ADC、DAC、DSP、CPU等設備總線中有廣泛的應用。
I2S-總線體系
在飛利浦公司的I2S標準中,既規定了硬件接口規范,也規定了數字音頻數據的格式。I2S有3個主要信號:
1.串行時鐘SCK,即對應數字音頻的每一位數據,SCLK都有1個脈沖。SCLK的頻率=2×采樣頻率×采樣位數。
2.字(聲道)選擇WS,用于切換左右聲道的數據。WS為“1”表示正在傳輸的是左聲道的數據,為“0”則表示正在傳輸的是右聲道的數據。WS的頻率等于采樣頻率。WS為“1”表示正在傳輸的是左聲道的數據。WS為“0”表示正在傳輸的是右聲道的數據。WS可以在串行時鐘的上升沿或者下降沿發生改變,并且WS信號不需要一定是對稱的。在從屬裝置端,WS在時鐘信號的上升沿發生改變。WS總是在最高位傳輸前的一個時鐘周期發生改變,這樣可以使從屬裝置得到與被傳輸的串行數據同步的時間,并且使接收端存儲當前的命令以及為下次的命令清除空間。
3.串行數據SD,就是用二進制補碼表示的音頻數據。I2S格式的信號無論有多少位有效數據,數據的最高位總是出現在WS變化(也就是一幀開始)后的第2個SCK脈沖處。這就使得接收端與發送端的有效位數可以不同。如果接收端能處理的有效位數少于發送端,可以放棄數據幀中多余的低位數據;如果接收端能處理的有效位數多于發送端,可以自行補足剩余的位。這種同步機制使得數字音頻設備的互連更加方便,而且不會造成數據錯位。
有時為了使系統間能夠更好地同步,還需要另外傳輸一個信號MCLK,稱為主時鐘,也叫系統時鐘(SysClock),是采樣頻率的256倍或384倍。
I2S-時序要求
在I2s總線中,任何設備都可以通過提供必需的時鐘信號成為系統的主導裝置,而從屬裝置通過外部時鐘信號來得到它的內部時鐘信號,這就意味著必須重視主導裝置和數據以及命令選擇信號之間的傳播延遲,總的延遲主要由兩部分組成:
1.外部時鐘和從屬裝置的內部時鐘之間的延遲;
2.內部時鐘和數據信號以及命令選擇信號之間的延遲。
對于數據和命令信號的輸入,外部時鐘和內部時的延遲不占據主導的地位,它只是延長了有效的建立時間(set—uptime)。延遲的主要部分是發送端的傳輸延遲和設置接收端所需的時間。T是時鐘周期,Tr是最小允許時鐘周期,T>Tr這樣發送端和接收端才能滿足數據傳輸速率的要求。對于所有的數據速率,發送端和接收端均發出一個具有固定的傳號空號比(mark—spaceratio)的時鐘信號,所以tLC和tHC是由T所定義的。tLC和tHC必須大于0.35T,這樣使信號在從屬裝置端可以被檢測到。
延遲(tdtr)和最快的傳輸速度(由Ttr定義)是相關的,快的發送端信號在慢的時鐘上升沿可能導致tdtr不能超過tRC而使thtr為零或者負。只有tRC不大于tRCmax的時候(tRCmax>:0.15T),發送端才能保證thtr大于等于0。為了允許數據在下降沿被記錄,時鐘信號上升沿及T相關的時間延遲應該給予接收端充分的建立時間(set-uptime)。數據建立時間(set-uptime)和保持時間(holdtime)不能小于指定接收端的建立時間和保持時間。
相關閱讀:
- 通訊協議
- RS-422與RS-485串行接口標準
- PS/2 協議 中英文對照版
- 國際智能卡標準ISO7816-1234中文
- Lin 規范
- TCP/IP 協議族
- P87LPC76X 的編程規范
- SPI規范(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
聲明:本站部分內容根據互聯網資料整理而成,若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系我們,我們會盡快處理。